《条例》宣传进社区,守护群众“钱袋子”——晓鸣律所参加市《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》宣传活动发表时间:2022-06-15 14:51 6月15日上午,由威海市司法局牵头,在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凤林龙凤社区组织了《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》专题宣传。根据经区社会工作部的安排,山东晓鸣律师事务所派律师参加了宣传活动。 活动中,晓鸣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围绕“守护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”的主题,用群众易学易懂易接受的语言和方式,向群众发放宣传手册,讲解识别防范非法集资的基础知识,重点针对私募基金、财富管理、房地产、养老服务、涉农组织、旅游等风险突出领域,进行法规解读,提供咨询服务,普及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、典型形式、识别技巧,真正让《条例》规定入耳、入脑、入心,做到关口前移、防微杜渐。群众纷纷表示,通过参与这次活动,对非法集资认识更清了,了解更多了,自我防范能力提高了,一定会时刻提醒自己和家人,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,远离非法集资,谨防上当受骗。 非法集资是一种违法犯罪金融活动,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,破坏经济金融秩序和社会大局稳定。在此晓鸣律所特别提示,防范非法集资陷阱要做到“四谨记”: 一是谨记投资是有风险的。不要有赌博心理而冒险入局,要树立理性投资理财观念,切勿轻易相信所谓的“稳赚不赔”“无风险、高收益”宣传,不要投资业务不清、风险不明的项目。要注意对照银行贷款利率和普通金融产品的回报率是否过高,多数情况下明显偏高的投资回报很可能就是投资陷阱。 二是谨记选择正规机构。建议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群,在购买投资理财产品前,多咨询正规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员,多与家人商量,对投资活动的真伪、合法性进行必要的判断和了解,警惕非正规机构的疯狂营销揽客行为。 三是谨记非法集资套路。非法集资多有“击鼓传花”和“庞氏骗局”特点,往往是以新还旧,缺乏实际业务支撑和盈利来源,不存在与其承诺回报相匹配的项目,容易发生卷款跑路、资金链断裂等风险。不要被“保本高息”“保证收益”等说辞迷惑。 四是谨记保护个人信息。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,慎重对待合同签署环节,不在空白合同签字。不随意提供身份证、银行卡号、密码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,以防被冒用、滥用或非法使用。 |